6月20日,“废旧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工程前沿技术研究论坛”暨“中国化纤科技大会(海安 2017)”在江苏隆重拉开帷幕。大会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动能-- 打造“十三五”化纤强国”为主题,旨在集聚创新资源,增强核心技术供给,多方聚力把脉行业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俞建勇,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王玉萍,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吕洪钢,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海安县县委书记、副市长/书记陆卫东,海安县人民政府原人大常委会主任、海安锦纶产业发展领导组组长孙进基,海安县人民政府县委党委/副县长卢忠平,海安县化纤业总商会秘书长顾延铁,以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工程院二局,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海安县人大常委会、国税局、化纤产业培育办等专家领导,来自纺织化纤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骨干、企业代表以及关注纺织化纤及相关领域的业界同仁共600人参加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辞。指出,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时也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为了实现绿色发展,《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制造生态,走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
2016年我国化纤总产量达到4944万吨,占到全球化纤总量的69.4%;纺织纤维的加工总量5420万吨,其中化纤占到84.2%,我国每年产生废旧纺织品数量巨大,这无疑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俞建勇强调,大力发展废旧纺织品再生循环产业,切合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废旧纺织品大多被当成垃圾掩埋、焚烧,这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废旧纺织品回收以及高质化应用,无论从资源节约的角度和环保的角度都非常必要,不仅能大幅度降低废旧纺织品对环境的危害,也将推动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将促进我国国民生活方式、生产和消费理念的转变。
当前随着越来越多国家步入工业化、城市化,能源安全、气候变化、水资源危机等问题日益严峻,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均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手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世界主流。而如何突破我国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发展的瓶颈,如何高效化、无害化、密闭化、再循环、高值化回收利用纺织品成为行业重大课题。
2017年中国工程院设立了“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年初召开了项目启动会。在废旧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工程前沿技术研究论坛的主题报告环节,嘉宾即围绕国内外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技术的现状、瓶颈、回收方法、全生命周期评价及应用体系建设、发展趋向等展开探讨。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将赋予企业产权优势和创新优势。张建纲通过政策梳理、解析及案例剖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什么是好的zhuanli,什么是最重要的zhuanli,以及zhuanli攻防手段、zhuanli风险控制及规避方法等内容。他指出,化纤企业应该做到未雨绸缪,明确zhuanli的分布、法律状态、保护范围,以规避zhuanli侵权风险,有效地指导产品的市场销售,准确地确定市场分布;有效避免侵权诉讼投入、无效宣告投入、重复研发投入以及潜在的zhuanli侵权风险。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不断加大zhuanli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嘉宾访谈环节,主持人端小平以多年前流入市场的黑心棉和近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纪录片“塑料王国”为引子,邀请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贺燕丽副会长,武汉纺织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徐卫林先生,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教授, 浙江绿宇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张朔副总经理就资源再生、绿色制造、循环经济与行业发展“最关键、最共性”的问题及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进行探讨。
大会既是融合行业智慧、汇聚科技前沿、剖析创新因子、洞见行业大势的优秀平台,又是衔接全产业链、托举专业人才的纽带桥梁,不愧为中国化纤科技界高水平、高规格的学术性、技术性盛会。